梁霞|汉教英雄会:教学技能交流的盛会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
“汉教英雄会”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响亮品牌,对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走近2021、2022两届“汉教英雄会”点评专家梁霞老师,了解点评专家眼中的“汉教英雄会”。
梁老师从点评教师的角度出发,描述了“汉教英雄会”的发展概貌,归纳了2022年“汉教英雄会”学生展示的若干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汉教英雄会”对改善国际中文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启示。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简介
梁霞
2021、2022“汉教英雄会”点评专家,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学教授、中文语言项目负责人,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美国CET留学公司(China Education Tour)北京暑期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学术主任。出版《美国大学汉语教育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人》《高级汉语课本》等多部著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担任赴外志愿者教师培训讲师、汉语国际教育高级讲习班导师等。
引言
作为2022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大会暨交流周的一项重要活动,由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中文联盟共同承办的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全国交流活动——“汉教英雄会”,于2022年12月21—22日在线上成功举办。作为点评教师,我有幸观看了三个学生组(共22支团队)中两组(13支团队)的展示内容,并与参与活动的学生和其他点评专家做了现场交流,收获颇丰。本文仅就个人的一些观感,聚焦于 2022“汉教英雄会”全国学生组的展示交流活动,谈谈“汉教英雄会”给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今后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2年“汉教英雄会”
全国交流活动的特点
2022年“汉教英雄会”的主题是“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全国展示活动分教师和学生两大组进行。教师组的参加者包括国内各院校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在职教师、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等共22支教师决赛团队;学生组参加者包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外学生均可)以及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共22支学生团队。此外,来自泰国、阿联酋、肯尼亚、英国和保加利亚的海外教师团队参加了海外特邀教师团队的展示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过程,提高年轻一代专业人员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的中文教师。2022年“汉教英雄会”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第一,2022年学生组团队的展示主题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以中国文化与国情为主题的,共有5支代表队;二是展示专用中文课程的,共有7支代表队;三是展示通用中文课程的,共有10支代表队。也就是说,展示一般中文课和专业中文课课堂教学情况的代表队约占总数的80%。总体而言,“汉教英雄会”在内容上更注意课堂实操以及学术性,淡化了表演性,虽然依然兼顾观赏性,但基本上实现了向真实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这是2022年“汉教英雄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展示者把自己看作教师,而不是看作节目主持人和具有才艺专长的教学表演者。汉语教师最大的特点在于具备较高的汉语本体知识素养,能根据教学法的原则教好汉语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提高学生的中文技能(听说读写译)。教师更重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简而言之,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好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其言语交际能力。
第三,所有代表队的准备工作都比较到位、认真,他们大多采用短视频的形式,扩展自己的“舞台”,延伸“课堂”,为学生提供具体可感、原汁原味的语料,为观众呈现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虽然这种展示还有一定的虚拟性,但也具有了较高程度的真实性。各代表队制作的PPT普遍比较精美,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提纲挈领,为学生学习和评委点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四,所有代表都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研究生们落落大方,自信从容,一般都能做到发音标准、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表达流畅,展现出日后成为优秀中文教师的巨大潜力。
从各代表队的教学展示来看,大量具有良好素质和潜力的在校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即将踏上国际中文教育的工作岗位,假以时日,他们将会成为中文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汉教英雄会”的教学展示带来的思考
“汉教英雄会”的教学展示活动还显露出一些问题,说明在校研究生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问题一:总体上看,教师的讲解依然偏多,虽然有互动,但留给学生的互动时间明显受限,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方面普遍需要提高。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中文水平有大致的了解,还要多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有些参与者过于强化自己的教师“角色”,在展示过程中一直自称“老师”,语言表达有较强的说教意味,拉远了与学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讲究教学策略。例如分析“常常”和“往往”的区别时,教师可以先提问,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归纳和总结。教师的“讲解”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的。除了能够“知而不言”,还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通过不间断地提问,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衡量一节语言课是否成功、一位语言教师是否优秀,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开口率、学生的语言输出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重以及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
问题二: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成人留学生最大的特点——思维水平与中文水平严重不一致。成人留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总体上可能与教师不相上下,但是他们的中文表达能力远远落后于自身的思维水平。引导学生用相对“初级”的语言表达相对“高级”的思维,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中文水平(可参照《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有多大的词汇量,大致上掌握了哪些句子结构,言语交际能力如何,等等。要尽量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跟他们探讨有一定思想深度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做简单的、不需要思考的是非问答和填空练习。在教学展示过程中,有些留学生的语言水平明显接近中文母语者了,但教师设计的操练句型、生词却非常简单,提出的问题不具有思辨性。与此相反,有些代表队的教师,输出的语言内容复杂、语速太快,没有照顾到初中级中文水平的学生。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提出值得思考、有价值的问题,这是每一位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学生的语言水平与操练内容之间不完全匹配,还表现在教师在设计操练和讨论时出现了生词、语言点和课文内容相互脱节的情况。
问题三:中国文化、中国国情如何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时间有限,哪些相关视频需要当堂观看、增加了解,哪些需要课前观看、课前预习,哪些材料需要学生自己上网检索,这些都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文化教学内容要与语言教学方式相结合,不能只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教师如何做到“知而少言”,这是见真功夫的地方。语言教师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传授多少文化知识,因为学生或许已通过母语或者英语对文化知识有了大致了解,甚至已熟悉并掌握。再说,学生通过网络也可以学到相关知识。国际中文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汉语本体知识,就已经掌握的中国文化与国情知识进行中文交际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例如,谈到北京的交通,教师在针对高年级留学生的教学中并不需要详细介绍北京主要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网络细节,可以让学生根据在中国生活的经历,通过检索网上资料,做口头报告。教师对口头报告进行归纳总结,讲解并操练本课的重点词语、语法点,引导学生做口语交际练习。
问题四: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产生的偏误关注不够或者熟视无睹。汉语二语者的语言偏误主要包括发音和内容表达两方面,都需要及时纠正。在这次的教学展示互动过程中,几乎没有看到教师有意识地纠正学生偏误的环节。教师应重视及时纠错。
新手教师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语言偏误,往往与思想认识有关:一是怕纠正学生偏误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丧失信心,从而不利于教学;二是有的教师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随着中文水平的提高,学生会自行纠错,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是担心纠错太多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计划;四是认为有些学生的语言偏误,特别是发音偏误,已经化石化了,所以不想花费时间纠错;五是有些教师因为对教学内容不熟悉,上课紧张等,没注意到学生出现的偏误;还有些教师汉语语感不强,根本没发现学生语言表达中产生的偏误。
Brown(2009)基于对1600名美国大学生外语学习者(包括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土耳其语和希腊语学生)以及49名外语教师的调查统计,于2009年发表关于外语教师行为效能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外语教学的诸多方面,教师和学生对纠错的认知差别最大。教师认为发现学生偏误不需要马上改正的,平均得分3.02(4分为最高分),而学生认可发现错误不需要马上改正的只有2.12(4分为最高分),也就是说学生们总体上认为发现表达错误应该马上改正很重要,而老师则认为没那么重要。这是师生对外语教学效能认知上差别最大的一点。
因此,教师不必过分担心纠正偏误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掌握正确的纠错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担心课堂时间不够,可以利用课下答疑时间、通过详细批改作业等方式指导学生。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偏误,特别是发音偏误,有时很难自我纠正,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五:对成年人进行汉语二语教学,在教学中加入游戏成分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对于已经达到汉语四级以上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学的趣味性多来自教学内容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共鸣,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的新奇。对更高级别汉语水平的学生而言,需要加强语段、语篇的表达训练,而不应当侧重支离破碎的短语和句子练习。
Brown教授的调查报告还显示:相对而言,教师更喜欢课堂活动和角色扮演,而学生远没有教师那么喜欢。总体上看,教师更喜欢完成交际任务的课堂活动,而学生则认为语言结构形式教学更为重要。
如果说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在自己的母语国对外语学习的认识的话,南京大学曹贤文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团队的调查报告则反映了在目的语国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认识。曹教授团队对来华学习中文的留学生和从业教师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查。
“综合起来看,学生更加重视学习地道的汉语,期待教师对他们要求更加严格并能及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可靠的帮助;教师则倾向于采用更多交际性的教学方法,比较能容忍学生的语法错误。这些差异表明师生双方对‘有效教师行为’的认识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看法,并有必要跟学生就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简要的讨论,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曹贤文、王智,2010)
曹贤文教授团队的调查结果印证了Brown教授的调查结论与中文教学领域情况的一致性。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某些教学观念,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不喜欢被纠错等。
问题六:掌握外语教学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是必要的,但是不需要为了符合某些理论的内容,在教学中硬加入本不需要的环节。新技术、新软件、新教学理论要为中文教学服务,语言形式为表达内容服务,不要试图用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某种理论的存在或正确,也不要盲目依赖某软件的某一功能。Brown教授和曹贤文教授的调查报告都印证了这样的结论: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一般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而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这些科技手段一定能在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问题七:有些备选“课文”,内容略显单调乏味,选材较幼稚,语言不够规范。“课文”在适合中小学生和成人学习者方面要有明显的区分。用于成人学习者的“课文”,也要针对学生的汉语水平有所区分。有的备选抽签“课文”几乎是一种风格、一个模式、一样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参与者的教学能力。
上述七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并应努力找到解决方法。特别是师生认识不一致的这些方面。
“汉教英雄会”带给国际中文教育
与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认识到即将投身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手教师存在着上述问题,我们结合相关经验特对新手教师提出如下改进教学的建议。
第一,研究生应注意夯实汉语本体知识的储备,加强汉语语感的培养。要加强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有清楚的认识。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偏误应该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第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不必为了“检验”某种理论或某种方法,而刻意增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理论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其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国情”教学的紧密结合,但要避免把语言课上成文化知识讲授课。时刻不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不过分强调对学生“文化—国情”知识的具体而全面的输入。
第五,教师应当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比如做到发音准确、语言表达规范等。总之,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和可接受性(适合教学对象)是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六,注意对中文教学规律的把握。
结语
“汉教英雄会”是一场教学交流的盛会,它不仅为有志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提高专业水平的平台,为非专业人士提供了了解国际中文教育的窗口,同时也为研究生导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教学的契机。
鉴于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把“汉教英雄会”当作国际中文教育硕博培养的一个重要机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比武”,带动和促进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训化、知识与能力的实战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教学技能,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检验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于培养对象的课堂教学表现。期待“汉教英雄会”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为国际中文师资的培养和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幅所限,本文略有删减
原文发表于《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3年第3期,更多文章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移步知网下载
网页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ncFPfL1MdGYbTN0ljLYDHSowzAY0aorkG9XQ9RLTlRDf76Kd9LA5P24t-O8-4gTutD-8q9sq_UYot7Xr-XblR76Qgctw_rwx507B0VOiGnmGxOiJBtImdg==&uniplatform=NZKPT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点击查看2023年第3期刊讯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原名《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外孔子学院工作处共同承办的学术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718/H,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2096-9716。季刊,16 开,公开发行。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由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文联盟承办的2023“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次活动主题为“打造高质量中文课堂”,设置教师组和学生组,全国分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6个片区开展交流。“汉教英雄会”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搭建了教学交流的平台,使得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与技能切磋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促进理论创新、收获教学成长。
其中华北片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目前已吸引来自27所院校的32支团队的积极参与。
后续活动安排请持续关注活动官方网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一键直达。“外研社国际汉语”和“北外国际中文”微信公众号也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持续报道。敬请关注~
2022“汉教英雄会”
➤ 2022年“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全国交流活动举办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编辑 | 安琪 李雪 杨立梦
美术编辑 | 亓欣(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